【网文禁闻】彭远文:作为农民的孩子 就不要去凑“爱国”的热闹了
我很少会为读者留言生气,作为上网20多年的老公知,不动气是基本素养。但前两天看到一条留言,还是动了感情。 这条留言是这样说的: 我家是农村的,我妈今年77岁了,她每个月领的钱确实只有一二百块钱,但还有土地的补贴一年一两千元,生病吃药办的慢性病,她有三高,每个月报销后吃药只需要几十元,家里有菜地,随便门口种一点,家里亲戚给一点不需要买蔬菜,鸡蛋也不需要买,腰椎骨折过,做了手术,报销后只花了两千多,有自家的房子,不需要交任何的税和管理费。每年有两次免费的简单的体检。进城坐公交车是免费的。我的家乡只是安徽一个贫困县的小乡村…… 她想借此说明中国很好,但透过这段话,我看到的是: 一个77岁的农村老人,有三高,腰椎骨折过,一个月加上土地补贴收入三百元左右,除掉药费还剩两百多,一次手术可能就要花掉她一整年的收入,这个年纪了,还要下地劳作…… 我忍不住说了一句:“我能看出你‘爱国’,没有看出你爱妈妈,哪怕一点点设身处地的体谅。”这是温和的批评,其实我内心想说的是:你妈妈一辈子活得如此艰难,还被你拿来为国唱赞歌,你良心何在?! 那种说我“汉奸”“走狗”“殖人”的,我基本上孰若无睹,波澜不惊。但上面这么一段平平无奇的话,却让我心情激荡。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去凑什么“爱国”的热闹呢?那些在网上迎合你的人,说不定人家的父母是体制内的,拿着几千上万的退休金,天天去跳广场舞,衣食无忧,悠哉悠哉。我不是说农民的孩子就没有资格“爱国”,如果像一些人所定义的“爱国”就只能说政府国家的好话,农民的孩子就不要去了,非要去“讲好中国故事”,你也讲不好,你觉得好的,讲出来,反而“抹黑“了国家。 上面是愤激的话,稍微冷静一下,我就知道火发错了方向。上面那段话太常见了,尤其是在农村。原因很简单,农民从来没有被善待过,所以稍微有点改善,就感恩涕零。你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这种姿态未免太高了,农民不仅在物质被剥削,精神上也被剥削,物质精神双重贫困。他们是受害者,不应该是被责怪的对象(因为写了这篇文章,上面那条留言我会删掉,这样的话是谁说的不重要)。 我一直反对“中国人配得上他们的苦难”这种说法,就在于这里面暗含的居高临下和与我无关,用最愤激的语气说着最犬儒的话。 王怡有句话,当时不喜欢,这些年越来越觉得说得好:“知而不言是一种罪。” 因为有人有意让他们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农民是最早为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