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杀热文:佩洛西治好了中国的精神内耗
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中美必有一战,认为这是世界头把交椅更替的规律和仪式。现在盛传佩洛西要访台,他们兴奋不已,觉得这一刻终于要来了。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都是基于认知,我背书包的那会也差不多是这个想法,甚至有次都梦到美军打到隔壁村了。我至今都能回味那个梦境的惊恐和慌乱,现在回头再看,真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不过,美国要来打中国?你是不是想得也太美了吧!
那个谁说什么来着,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翻开历史看看,45年后的国共内战,老蒋跪求美国出手相助。那会儿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像日本这种在东南亚疯狂多线作战的军国狂魔都治得服服帖帖,还有什么是原子弹治不了的?
但老美为什么不出兵呢?因为人家怕中国呀!不敢打!
后来半岛战争爆发,美国登陆仁川之后,就不停告诫中国不要参战。结果眼看就要打下整个朝藓半岛的时候,中国入局了,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越南的南北战争那会,中国出兵支援北越,老美最后只好丢下南越撤退了。
同样是60年代,那会台湾经济开始腾飞,“省”力渐盛。蒋介石攒了50多万的兵力,计划反攻大陆,并千方百计拉美国赞助。结果老美一口回绝,要打你自己打,我怕!于是蒋的如意算盘流局!美国都怕了,台湾还逞什么强?
70年代中苏交恶,老大哥苏联因为觊觎中国北方领土,碰壁后计划核击中国,并事先寻求美国意见。美国说,不要打!我怕!苏联一头雾水,是老子打中国,你怕什么?你只要把手插口袋里就行。结果那边美国已经把苏联的核击计划通过报纸给宣扬了出去,导致老大哥的计划流局。
这些都是千真万确,载入史册的事件。当年毛还为此喊出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以应对苏联的核威胁。如果按照中国“三国演义”的国际政治逻辑,中苏鹤蚌相争,美国不是渔翁得利吗?老美为什么不坐山观虎斗呢?
这就是认知的问题了,超出认知范围的东西,是无法理解,旁人也无法解释的。所以不如说美国是怕了,有助于理解消化。
那么,在四十年代美国具备绝对核武优势的情况下,在五六十年代中国贫弱不堪,甚至陷入三年“修仙”期的情况下,以及七十年代苏联都想核击中国的情况下,老美都怕中国,你们觉得现在的美国敢打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所以,大家怕是得放弃一些幼稚的想法,老老实实地享受和平。就算你想打,人家也不一定会奉陪。很多人认为中国只要打台湾,美国就会加入战局。这显然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你看看乌克兰,人家可是白人国家。在俄罗斯发起入侵之前,美国就已经获取这一情报,他连乌克兰都不保,会介入台湾?
美国出不出兵,首先是由法律决定的,跟乌克兰一样,美国与台湾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安保协议。美乌之间倒有个核安保条款,但只有在乌克兰面临核威胁的时候才会触发。所以,美台之间是纯粹的价值观联盟,要真打起来,出不出手还得走国会程序。而最终,还是会像对乌克兰一样,一手援助,一手制裁。
即便如此,中国这边也不是说打就打的。真要打台湾,必须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百分百拿下,二是做好心理准备,彻底不跟西方国家混了。
之前我也在文章里提过,不要小瞧了台湾,真不是你想拿就能拿的。人家有800多架军事飞机,其中战机129架,都是性能更为优越的美式战机,打起来真不好说。而且根据美国一个军事网站的排名,台湾的军力排名是世界21。乌克兰排哪?刚好在台湾后面,第22。结果排名世界第二的军事强国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打了将近半年,竟然越打越尴尬,进退两难。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就是谴责用战争来解决争端,一旦挑起战事,你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国际社会。所以,就算中国能拿下台湾,还得考虑国际社会,除非你真的不要跟人家过了。
但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贸易时代,你怎么可能做一个“单身汉”?人家不卖你芯片,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怎么用?人家不卖机床,你制造业怎么运转?人家不卖你抗癌药和高端医学材料,得多少科室得关门?
月初时普京自己就亲口承认,俄自主科技项目全线溃败,每天上千家企业关门。如果你真迈出这一步,跟西方国家翻脸,那普京要笑死了,刚好拿你去纳投名状,借机解围。
当然,也绝无可能走到这一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就明确表态了,中国热爱和平,不是苏联,不想打新冷战。也反对意识形态对抗,反对脱钩断供,不搞军备竞赛,防止陷入霸权竞争的陷阱。关于台湾问题,也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而不愿看到同胞相残。这才代表了中国外交的真实态度,也是得体和明智的。
你以为美国民主党是真想搞点事吗?人家过几个月就中期选举了,不搞点花样怎么应付期中考?中国这边恰好缺一个民族主义的燃点,何不顺水推舟,动员全网起来骂一骂。
这样就能把需要赡养老母亲的“二舅”们,和让空姐冒雨等小两时的“周劼”们,拧成一股绳,同仇敌忾了。佩洛西一下就治好了中国的精神内耗。等这波热度过去,二舅们又会发现自己没有工作,没有对象,而周劼们六七套房,姑娘排队等着他挑。所以,美国啊!千万不要停!
(作者:无根之风;微信公众号“断木隐竹乙”)
(编辑:燕铭时评;转自互联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