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一号工程”面临八大挑战 今天中国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 中南海谣言预言_438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正式宣布,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宣布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与此同时,习近平又立下了第二个誓言,乡村振兴,并要求集中力量投入到这项世纪工程,为此他将乡村振兴列入“十四五”和2035年的远景规划,并将之升级为中共在农村工作上的“新一号工程”。原本非常设的中共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正式改名,以“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中共的首个中央文件即“一号文件”也聚焦乡村振兴。总部在北京的中共大外宣多维网2月28日发文称,但要实现乡村振兴,除了更多的财政支持,至少还面临以下八大挑战。
第一,农村空心化问题。长期以来的城乡发展差距导致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青壮年劳动力、高素质人群流失严重,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人口结构带来诸多问题。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量达2.9亿,占到全国人口的24%,占农村人口35%,其中80后占一半以上,而超过1.5亿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农村。这导致农村非常缺乏活力,大量农地缺少青壮年劳动力耕种,出现严重的抛荒,而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老年人的养老、孤独,家庭稳定和精神苦闷,都成为当前农村的突出问题。
第二,农民收入低,农村缺乏产业支撑。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呈现扩大趋势,低收入人群也主要集中在农村。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面前,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呈现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状态。农民收入的提高大部分依靠进城打工,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农村普遍缺乏可以支撑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当遇到家人大病、工伤、孩子上学等情况,虽然有基本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保障水平有限,很多人只能举债,甚至因为一场大病一夜返贫。2017年2月25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数据显示,农户平均负债率达到30%。
第三,农业规模化程度低。由于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农业主要是家庭经营的小农生产,人口密度大,农业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国农村的基础公共设施存在很大短板,不论交通、通讯网络还是公共卫生设施、学校等硬件,要么老旧、质量不达标,要么覆盖率非常有限,根本不能和城市相比。
第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19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总计53,266万人,而其中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就有43,482万人,占比高达81.63%,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比不到20%。农村医疗水平、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这也是农村根留不住人才的一大原因。
第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依旧突出,“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农村散煤燃烧、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并未根除。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都处于起步阶段。
第七,农村人才匮乏,精神生活普遍落后。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在于人才,但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现代化意识薄弱。2017年中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农业从业人员小学学历与初中学历者占总人数的 85.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 1.2%,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农业推广人才,农业生产型、经营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严重匮乏。相比城市,农村生活环境不佳、发展机会不足、文化吸引力匮乏、医疗教育养老条件差,再加上对农民职业的偏见,导致农村对人才引力不足。
第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薄弱。随着村庄空心化,劳动力流失导致人才缺乏,也影响基层干部的选拔。很多村组织基本靠50-60多岁的人来维持,组织管理能力不足。而且农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充斥官僚主义、裙带关系,许多地方的村组织都有家族化的趋向,严重影响到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这经常表现为农村治理的粗暴执法、不作为,这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也有反映。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天中国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分别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而农村主要属于前现代。
(编辑:燕铭时评)
《燕铭时评》版权声明:媒体、网站、自媒体引用《燕铭时评》内容及独家评论,请务必注明来源;转载《燕铭时评》内容及独家评论,请务必註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并包含原文链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