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铭:朱镕基长子朱云来频繁现身 话锋突变 大谈疫情后的中国变局 这是高级黑?还是给习近平灌迷魂汤?
朱云来鼓吹中共经济 与其以往犀利批判中国经济危机及经济体制缺陷的姿态大相径庭 内幕诡异
12月5日至7日,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行,据悉本次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朱镕基之子、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峰会上发表《经济循环与高质发展-破局与新生》闭幕演讲。
12月11日、12日,大陆门户网站网易、中共大外宣多维网、凤凰网、香港01等纷纷报道朱云来的演讲内容,称朱云来在北京财经峰会上对疫情后的中国变局做出分析。
朱云来声称,在当下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严峻之际,中国因抗疫工作较为成功使得外贸经济呈现较好增长。
他表示,中国在经过多年的经济政策调整后,目前的资产规模已超过美国;他还指出,中国的消费额也将追上美国并持平。
对于疫情后的中国变局,朱云来从国际关系、经济、科技等方面做出分析。
朱云来称,目前中国的国际关系主要还是靠交流与共识,继续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经济生产方面,朱云来提到生产应“因市而定”,提高资产收益率比提高生产更重要。而在科技领域,朱云来表示要“守旧”,制定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制度加以规范。
10月底,朱云来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财富如何管理,特别是长期投资。
时政评论员李燕铭分析,朱云来近期频繁鼓吹中共经济,罔顾大陆失业危机、金融风险、及楼市泡沫等全方位经济危机现实,与其以往犀利批判中国经济危机及经济体制缺陷的姿态大相径庭,内幕诡异。
2020年8月22日-23日,“2020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召开。朱云来出席并演讲。朱云来称,按人均30平米计算,中国的商品房已经足够十亿人居住。而中国目前城镇人口只有七亿人,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空置的住房足够三亿人居住。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比较夸张,多盖了三亿人住的房子。”朱云来认为,炒房人最终会发现持有房产不划算,持有的房产不增值,只有利息的消耗,维修的消耗。房产最终需要刚需来接盘,届时房价将调整至刚需族“兜里有多少钱的地步”。
2020年5月6日至8日,第23届哈佛中国论坛云峰会举行,朱云来演讲中称,很少有一个国家说可以自己长期封闭,还能够保持世界第一,这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2019年11月12日,主题“预测与战略”的财经年会2020在北京召开。朱云来亦有出席并演讲。朱云来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大量发放货币以解决经济问题,短时间看似解救经济,长远看来,它就像毒药,会恶化整个经济效率。
朱云来解释,因本来做得不对,就得停了,现在不停,还继续,什么人都救,都发更多的钱,实际上变得效率更低。靠不断印钱想把经济从泥潭里边拉出来,这不可能。
2019年1月5日,朱云来在北京举行的“2019影响力峰会——预见未来”论坛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在建工程达175万亿元人民币,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万亿,是全国老百姓一年收入的两倍,投资规模过大,可能成为经济的“灰犀牛”。 朱云来还谈到中国高速GDP增长的背后,忽视了资产和债务情况。他称,中国经济投资规模过大,也可能成为经济的“灰犀牛”。朱云来此次讲话的声音与视频,从国内的公开平台无法找到。
2018年11月,朱云来在一次60分钟的闭门演讲中,主要谈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在谈到房地产时,他表示房地产价格不一定全是“炒”出来的。高房价背后是货币供应总量的快速增长。 M2不断增加,每个月增加两万亿(人民币,下同),人们会用这笔钱买什么,股市和楼市?此前股市表现还比较好,但目前表现不佳,钱更多流向了楼市。
朱云来说,而房价高问题不是靠限制楼市就能解决的,“哪儿投资收益高,钱就会流向哪里,这是自然现象。如果我们想要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贷款规模。”
朱云来认为,之所以房地产市场和杠杆率会快速增长是中共为了追求高速度,中共大量投资,甚至不惜通过负债或者加杠杆的方式来刺激投资,投资一部分落到了房地产市场,建设了大量房子。
朱云来在谈到大陆面临的巨额债务时表示,中国经济这几十年的特点就是债务增长远远快过经济增长,资产和债务增速几乎是产出增速的两倍,意味着债务以两倍于GDP的增速扩张。
2016年10月27日,朱云来在参加上海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创新”思客讲堂时,罕见公开炮轰中国楼市:现在差不多有120亿平米住房可以住4亿人,你说这个房地产还能搞吗?
朱云来在2016夏季达沃斯财新晚餐会上也曾说,大陆“房子数量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是很奇怪的现象。
现年62岁的朱云来毕业于芝加哥帝博大学并获得会计硕士学位。他曾任中金公司CEO,2014年辞职。
时政评论员李燕铭分析,近期美国大选舞弊案法律战正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关系充满变数;中共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中国金融银行系统正被深度清洗。多重背景之下,朱云来话锋突变,罕见鼓吹中共经济,大谈疫情后的中国变局,这背后的政治迷雾及高层博弈态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撰文:李燕铭/燕铭时评;2020/12/13)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