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整顿港澳系统 王志民被免职只是第一步 张晓明林郑高危 张晓明或是下一个
习近平整顿港澳系统 王志民被免职只是第一步 张晓明林郑高危 张晓明或是下一个
港媒引述“政界人士”称,北京当局让过去与港澳事务没有任何关系的骆惠宁来接替王志民执掌中联办,显示当局或对整个港澳系统都不满,要开始整顿,而现任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和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处境高危。
中共官方1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免去王志民香港中联办主任的职务,改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骆惠宁出任该职务,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香港《苹果日报》援引“政界人士”透露说,王志民在反送中爆发后,仍向中共中央谎报香港“风静气清”,因此香港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令北京当局大为恼怒。但北京当局并没有立即撤换王某,主要是因为北京不想助长香港人“反送中”抗争的声势,想等到运动有所平息后再换人。而且,要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也不容易,这涉及中共当局对整个港澳政策的布局。
该“政界人士”还分析称,相信骆惠宁只是过渡性人物。北京当局让骆某这样一位没有香港工作经历的人来接任中联办主任,一方面说明北京方面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当局不想再从港澳系统中找人来担任这个职务,而今次的人事任免安排,很有可能就是北京当局整顿港澳系统的开端。
报导进一步分析称,现任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大有可能是下个被撤换的人”。至于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恐怕也“难逃被随时撤换的命运”。
2019年11月24日,“反送中”运动后首个区议会选举,18区452个议席中,民主派以388席大胜亲共阵营的59席,笃定夺得18区中的17个区议会控制权。
在区选结果出炉后,路透社即引述消息人士报导披露,中共副总理韩正和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在深圳幕后操纵港府行事;北京不满香港的中共系统处理危机的做法,准备撤换中联办主任王志民。
报道引述两名了解内情的消息人士支出,北京对王志民不满意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中联办只会跟香港的权贵阶层把酒言欢,隔绝于大众人民之外”。
早在去年8月,反送中运动进行到2个多月之际,便有在港红二代向《大纪元》披露,习近平对中联办、港澳办不满,他们可能会被追责。
有消息指出,香港建制派通过各自渠道,密集向习当局反映情况,其中中联办、港澳办接到投诉最多。两办被指插手香港事务、“误导中央”。
去年10月,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再次向《大纪元》透露,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将面临被清算。其中,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最快将在四中全会后“被撤换”。
(编辑:燕铭时评)
港媒引述“政界人士”称,北京当局让过去与港澳事务没有任何关系的骆惠宁来接替王志民执掌中联办,显示当局或对整个港澳系统都不满,要开始整顿,而现任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和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处境高危。
中共官方1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免去王志民香港中联办主任的职务,改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骆惠宁出任该职务,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香港《苹果日报》援引“政界人士”透露说,王志民在反送中爆发后,仍向中共中央谎报香港“风静气清”,因此香港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令北京当局大为恼怒。但北京当局并没有立即撤换王某,主要是因为北京不想助长香港人“反送中”抗争的声势,想等到运动有所平息后再换人。而且,要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也不容易,这涉及中共当局对整个港澳政策的布局。
该“政界人士”还分析称,相信骆惠宁只是过渡性人物。北京当局让骆某这样一位没有香港工作经历的人来接任中联办主任,一方面说明北京方面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当局不想再从港澳系统中找人来担任这个职务,而今次的人事任免安排,很有可能就是北京当局整顿港澳系统的开端。
报导进一步分析称,现任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大有可能是下个被撤换的人”。至于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恐怕也“难逃被随时撤换的命运”。
2019年11月24日,“反送中”运动后首个区议会选举,18区452个议席中,民主派以388席大胜亲共阵营的59席,笃定夺得18区中的17个区议会控制权。
在区选结果出炉后,路透社即引述消息人士报导披露,中共副总理韩正和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在深圳幕后操纵港府行事;北京不满香港的中共系统处理危机的做法,准备撤换中联办主任王志民。
报道引述两名了解内情的消息人士支出,北京对王志民不满意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中联办只会跟香港的权贵阶层把酒言欢,隔绝于大众人民之外”。
早在去年8月,反送中运动进行到2个多月之际,便有在港红二代向《大纪元》披露,习近平对中联办、港澳办不满,他们可能会被追责。
有消息指出,香港建制派通过各自渠道,密集向习当局反映情况,其中中联办、港澳办接到投诉最多。两办被指插手香港事务、“误导中央”。
去年10月,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再次向《大纪元》透露,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将面临被清算。其中,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最快将在四中全会后“被撤换”。
(编辑:燕铭时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