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勇武派遇挫 香港抗争路在何方?中共正把香港年青人推向革命 孔杰荣:香港革命新阶段
理工大勇武派遇挫 香港抗争路在何方?中共正把香港年青人推向革命 孔杰荣:香港革命新阶段
经历了五天“血与火洗礼”的香港理工大学可谓是警方和勇武抗争者的暴力对决。在警方的铁桶围困下,大部分勇武抗争者按照当局的要求“自首”被捕,少数仍据守校园的人前途凶险。经历此次重挫,勇武派还有没有力量卷土重来?“和理非”抗争会不会取而代之再次占据抗争的舞台?持续了5个多月的香港抗争将向何处去?
*理工大勇武派遇挫 香港抗争路在何方?
11月20日,在美国之音时事大家谈栏目中,香港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认为,由于逃犯条例修订引起的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不会因为警方拘捕了香港理工大学内的抗争者而完结。
他表示,暴力抗争从来不是反修例运动的主流。刘梦熊认为,暴力抗争代替不了反修例运动坚持的“一国两制”不动摇、不变形、不走样的本质,而且在理工大学事件平息后,“和理非”将会重新成为主流。
《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引用美国联邦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的观点表示,示威者不是香港的问题所在,北京的领导人应该知道,如果香港发生“六四”重演的情况,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
金钟批评北京对香港学生的要求“一点都不做让步”,“完全是(以)大陆传统的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的那种观念”来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金钟批评在香港的这场抗争运动中,官方以“现代化的”镇压手段和装备来对付“手无寸铁的”大学生。
他认为官方是强力的一方,而弱势的一方是“天真的、年轻的、‘九七’后才出生的”学生,这本身就说明了官方的责任。金钟认为官方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北京的态度。
刘梦熊认为,由于林郑月娥对香港市民通过“和理非”方式表达意见采取“蔑视”的态度,对此置若罔闻,才激起了“勇武派”趁机而起。
刘梦熊表示,他反对任何暴力的行为,香港是个法治社会,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制造更大、更多的问题。他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责任就在林郑月娥。
金钟认为,抗争运动出现的勇武派“完全是被逼上梁山”。他表示,从“23条”到2014年的“占中”运动,香港人的抗争运动声势越来越大,但一直都是以“和理非”的原则进行的。他认为是当局把抗争运动推向了暴力,而勇武派与和理非不割席是因为两方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香港的自由和基本法、中英协定许诺的民主。
*孔杰荣:香港革命新阶段
“你知道革命会经历各个不同阶段,而我们显然到达了香港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11月18日,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教授孔杰荣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当下香港形势作评时这样说。那天是香港理工大学被警方围困的第二日。
香港警方的强大攻势可能是“香港革命新阶段”的标志。孔杰荣说,他不知道目前与警方发生最激烈冲突的两所香港大学里,“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学生”,他表示,“他们正与警察进行拼死搏斗,但看起来警察终于开始在赢这场对付最暴力抗议者的战争。”
孔杰荣感到可悲的是“这些大学被迫关闭、师生无法从事教学”, “对数百万和平抗议的香港人也很可悲,因为自从暴力行动升级以来他们继续和平抗议变得不可能了。”
*香港政府可能会越来越独裁
孔杰荣预测,这场运动可能会以香港政府加强控制而告终,“一种可能性是在镇压暴力示威者的同时也制止了和平示威者,香港政府可能会越来越独裁。”
但是孔杰荣说,然后呢?“问题是革命的下一阶段会是什么。”
“香港似乎是个不太可能发生革命的地方,在这个相对富裕和有特权的城市,年轻人被期望更关注赚钱而不是街头抗议。”
美国米德尔伯里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历史学教授保罗·莫诺德(Paul Monod)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
但是,香港从6月持续至今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莫诺德接着说:“日复一日,香港的示威者甘冒伤亡风险去面对中国强大政府支持的安全部队。”
*历史学家研究革命为何发生
莫若德在以《香港革命有希望吗?》(Is There Hope for a Hong Kong Revolution?)为题的文章中写道:“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革命不是建立在深深的苦难之上,而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期望之上。”
1997年香港主权在英国统治150年后回归中国。当时北京保证香港将保持其“一国两制”地位50年不变。
但仅过去了22年,北京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对香港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香港的现实距离北京曾做出的逐渐走向普选的承诺越来越遥远。
莫若德认为,“与香港最相似的可能是1956年匈牙利革命,该革命试图从共产主义政权手中夺取政权。它也始于支持民主选举的学生起义。”
而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共本身的历史,不乏大量革命启示,从“由学生主导的起义令人振奋的”1911年革命,到“遵循列宁主义理论”的1949年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革命。
莫若德说,香港的年轻示威者试图避免1989年天安门学生示威者遭屠杀的命运。他们“聚焦具体的变化,对共产党没有幻想。他们会竭尽全力拼死一搏,不会抱着微弱的希望站在坦克前。这可能会使镇压势力停顿下来。因为中国共产党和历史学者都知道,烈士是未来革命的动力。”
*50年前的北爱尔兰vs今天的香港
“人群在街道上奔波,要求基本的政治权利。他们遭遇了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挥舞着警棍的防暴警察。冲突已经习以为常,这折射出觉醒的民众与孤立迟钝政府间的落差。”
这听起来像是在说眼下的香港,但实际上却是50年前的北爱尔兰。50年前在那里做新闻报道的原CNN资深记者麦克·奇诺伊(Mike Chinoy)最近写道。
北爱尔兰问题,指的是196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在北爱尔兰持续了30多年的暴力活动和周期性暴力冲突。这一问题最终于在1998年在英国和爱尔兰政府签订北爱尔兰和平协议后解决。
在《香港会步贝尔法斯特后尘吗?》(Could Hong Kong go the way of Belfast?)的文章里,奇诺伊引述1971年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位记者的话说,“催泪瓦斯‘具有巨大力量,它以共有的同情和仇恨将人群团结起来对付向他们发射毒气的人’。在香港人口稠密的街区,催泪瓦斯产生了类似的影响,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曾担任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长的奇诺伊认为,北爱尔兰问题的教训是政府的重拳打击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的更复杂和严重。
*北京正把一些香港年青人推向革命
“与北爱尔兰的情况一样,(香港)政府的顽固态度和警察的过度反应,已将一场和平抗议运动演变成要求全面变革的运动。” 这是奇诺伊文章的要点。
奇诺伊认为香港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就像爱尔兰共和军的崛起一样,警察继续采取强硬手段,加剧了激进主义者和公众的挫败感和愤怒。”
“对激进的少数派来说,得出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更暴力策略的结论只是个时间问题。决定制造汽油炸弹和造成更大损害的粗暴爆炸装置之间的界限是微小的。”奇诺伊进一步阐释。
奇诺伊的结论是:“北京和香港政府采取的不妥协做法,如香港警察日益严厉的行动,正在将一些年轻的抗议者推向这个方向,这并非是不当的担忧。”
*独立调查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是孔杰荣告诉美国之音,独立调查仍然是结束香港的抗议活动和防止香港故事悲剧性终结的唯一途径。他视此为“另一种可能性”,即“香港政府如果在成功镇压了暴力后能认识到,这是它最终可以对(抗议者)已经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作出回应的一个机会。”
孔杰荣说,如果香港政府认识到需要进行某种形式的独立调查,像前香港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国能(Andrew Li)这样的退休法官完全可以领导这样的独立司法调查,以“搞清楚究竟这一混乱局面是怎么开始的,又是如何糟糕地发展到今天的。”
但孔杰荣坦承,对香港政府来说更容易的选择是“重建政府的警察权力,遵循北京的指示强化对社会的强制力,减少法院和其它机构的独立性,把香港变成一个比大陆更糟的城市。”
“那将是一个悲剧,那会保证香港继续处于混乱之中。我恐怕这种情况会发生,”孔杰荣最后说。
(编辑:燕铭时评)
经历了五天“血与火洗礼”的香港理工大学可谓是警方和勇武抗争者的暴力对决。在警方的铁桶围困下,大部分勇武抗争者按照当局的要求“自首”被捕,少数仍据守校园的人前途凶险。经历此次重挫,勇武派还有没有力量卷土重来?“和理非”抗争会不会取而代之再次占据抗争的舞台?持续了5个多月的香港抗争将向何处去?
*理工大勇武派遇挫 香港抗争路在何方?
11月20日,在美国之音时事大家谈栏目中,香港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认为,由于逃犯条例修订引起的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不会因为警方拘捕了香港理工大学内的抗争者而完结。
他表示,暴力抗争从来不是反修例运动的主流。刘梦熊认为,暴力抗争代替不了反修例运动坚持的“一国两制”不动摇、不变形、不走样的本质,而且在理工大学事件平息后,“和理非”将会重新成为主流。
《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引用美国联邦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的观点表示,示威者不是香港的问题所在,北京的领导人应该知道,如果香港发生“六四”重演的情况,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
金钟批评北京对香港学生的要求“一点都不做让步”,“完全是(以)大陆传统的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的那种观念”来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金钟批评在香港的这场抗争运动中,官方以“现代化的”镇压手段和装备来对付“手无寸铁的”大学生。
他认为官方是强力的一方,而弱势的一方是“天真的、年轻的、‘九七’后才出生的”学生,这本身就说明了官方的责任。金钟认为官方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北京的态度。
刘梦熊认为,由于林郑月娥对香港市民通过“和理非”方式表达意见采取“蔑视”的态度,对此置若罔闻,才激起了“勇武派”趁机而起。
刘梦熊表示,他反对任何暴力的行为,香港是个法治社会,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制造更大、更多的问题。他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责任就在林郑月娥。
金钟认为,抗争运动出现的勇武派“完全是被逼上梁山”。他表示,从“23条”到2014年的“占中”运动,香港人的抗争运动声势越来越大,但一直都是以“和理非”的原则进行的。他认为是当局把抗争运动推向了暴力,而勇武派与和理非不割席是因为两方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香港的自由和基本法、中英协定许诺的民主。
*孔杰荣:香港革命新阶段
“你知道革命会经历各个不同阶段,而我们显然到达了香港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11月18日,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教授孔杰荣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当下香港形势作评时这样说。那天是香港理工大学被警方围困的第二日。
香港警方的强大攻势可能是“香港革命新阶段”的标志。孔杰荣说,他不知道目前与警方发生最激烈冲突的两所香港大学里,“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学生”,他表示,“他们正与警察进行拼死搏斗,但看起来警察终于开始在赢这场对付最暴力抗议者的战争。”
孔杰荣感到可悲的是“这些大学被迫关闭、师生无法从事教学”, “对数百万和平抗议的香港人也很可悲,因为自从暴力行动升级以来他们继续和平抗议变得不可能了。”
*香港政府可能会越来越独裁
孔杰荣预测,这场运动可能会以香港政府加强控制而告终,“一种可能性是在镇压暴力示威者的同时也制止了和平示威者,香港政府可能会越来越独裁。”
但是孔杰荣说,然后呢?“问题是革命的下一阶段会是什么。”
“香港似乎是个不太可能发生革命的地方,在这个相对富裕和有特权的城市,年轻人被期望更关注赚钱而不是街头抗议。”
美国米德尔伯里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历史学教授保罗·莫诺德(Paul Monod)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
但是,香港从6月持续至今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莫诺德接着说:“日复一日,香港的示威者甘冒伤亡风险去面对中国强大政府支持的安全部队。”
*历史学家研究革命为何发生
莫若德在以《香港革命有希望吗?》(Is There Hope for a Hong Kong Revolution?)为题的文章中写道:“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革命不是建立在深深的苦难之上,而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期望之上。”
1997年香港主权在英国统治150年后回归中国。当时北京保证香港将保持其“一国两制”地位50年不变。
但仅过去了22年,北京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对香港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香港的现实距离北京曾做出的逐渐走向普选的承诺越来越遥远。
莫若德认为,“与香港最相似的可能是1956年匈牙利革命,该革命试图从共产主义政权手中夺取政权。它也始于支持民主选举的学生起义。”
而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共本身的历史,不乏大量革命启示,从“由学生主导的起义令人振奋的”1911年革命,到“遵循列宁主义理论”的1949年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革命。
莫若德说,香港的年轻示威者试图避免1989年天安门学生示威者遭屠杀的命运。他们“聚焦具体的变化,对共产党没有幻想。他们会竭尽全力拼死一搏,不会抱着微弱的希望站在坦克前。这可能会使镇压势力停顿下来。因为中国共产党和历史学者都知道,烈士是未来革命的动力。”
*50年前的北爱尔兰vs今天的香港
“人群在街道上奔波,要求基本的政治权利。他们遭遇了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挥舞着警棍的防暴警察。冲突已经习以为常,这折射出觉醒的民众与孤立迟钝政府间的落差。”
这听起来像是在说眼下的香港,但实际上却是50年前的北爱尔兰。50年前在那里做新闻报道的原CNN资深记者麦克·奇诺伊(Mike Chinoy)最近写道。
北爱尔兰问题,指的是196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在北爱尔兰持续了30多年的暴力活动和周期性暴力冲突。这一问题最终于在1998年在英国和爱尔兰政府签订北爱尔兰和平协议后解决。
在《香港会步贝尔法斯特后尘吗?》(Could Hong Kong go the way of Belfast?)的文章里,奇诺伊引述1971年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位记者的话说,“催泪瓦斯‘具有巨大力量,它以共有的同情和仇恨将人群团结起来对付向他们发射毒气的人’。在香港人口稠密的街区,催泪瓦斯产生了类似的影响,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曾担任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长的奇诺伊认为,北爱尔兰问题的教训是政府的重拳打击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的更复杂和严重。
*北京正把一些香港年青人推向革命
“与北爱尔兰的情况一样,(香港)政府的顽固态度和警察的过度反应,已将一场和平抗议运动演变成要求全面变革的运动。” 这是奇诺伊文章的要点。
奇诺伊认为香港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就像爱尔兰共和军的崛起一样,警察继续采取强硬手段,加剧了激进主义者和公众的挫败感和愤怒。”
“对激进的少数派来说,得出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更暴力策略的结论只是个时间问题。决定制造汽油炸弹和造成更大损害的粗暴爆炸装置之间的界限是微小的。”奇诺伊进一步阐释。
奇诺伊的结论是:“北京和香港政府采取的不妥协做法,如香港警察日益严厉的行动,正在将一些年轻的抗议者推向这个方向,这并非是不当的担忧。”
*独立调查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是孔杰荣告诉美国之音,独立调查仍然是结束香港的抗议活动和防止香港故事悲剧性终结的唯一途径。他视此为“另一种可能性”,即“香港政府如果在成功镇压了暴力后能认识到,这是它最终可以对(抗议者)已经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作出回应的一个机会。”
孔杰荣说,如果香港政府认识到需要进行某种形式的独立调查,像前香港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国能(Andrew Li)这样的退休法官完全可以领导这样的独立司法调查,以“搞清楚究竟这一混乱局面是怎么开始的,又是如何糟糕地发展到今天的。”
但孔杰荣坦承,对香港政府来说更容易的选择是“重建政府的警察权力,遵循北京的指示强化对社会的强制力,减少法院和其它机构的独立性,把香港变成一个比大陆更糟的城市。”
“那将是一个悲剧,那会保证香港继续处于混乱之中。我恐怕这种情况会发生,”孔杰荣最后说。
(编辑:燕铭时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