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与川普均暗示协议很可能破产 若习近平再毁诺 川普还有5大必杀技……
中南海与川普均暗示协议很可能破产 若习近平再毁诺 川普还有5大必杀技……
第13轮贸易谈判结束后,中美双方都未排除贸易协议变数的可能性,外界分析,贸易战休兵为一时需要,中美随时可再开战;若中共再度毁诺,川普政府至少还有五招可以对付中共。
《自由时报》分析,美中达成涵盖农产品、汇率和部分智财权保护方面的第一阶段协议,但欠缺细节内容,恐需耗费五周才能敲定,期间中共可能再度撕毁协议;但若中共再度毁诺,川普政府至少还有五招可以对付中共。
首先是对中国产品加征更高关税。按照目前计划,美国可从12月15日起,对中国进口的1600亿美元产品加征15%关税,产品涵盖手机、笔电、显示器和游戏机等。一旦启动加税,将挤压企业获利,在中国生产不再划算,将被迫从中国撤离,这将造成中国失业率升高及成长下滑,且美国还能把对中国所有进口产品关税继续往上调。
外媒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钦表示,如果没有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原定计划12月提高的新一轮关税会如期实施,他又透露下周将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贸易协定通电话。
其次是让在美上市中企股票除牌下市,或限制美国退休基金投资中企股票。今年六月美国跨党派国会议员已提出法案,强迫在美挂牌的中企必须受美国法规监管,包括提供资产以便审计,否则将面临除牌下市;川普经济团队也曾开会,讨论是否停止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FRTIB)投资具争议的中企,这些措施都将使中企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融资。
第三是将更多的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一旦被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在未经美国政府许可下,中企不得向美企采购零组件和技术,形同斩断其技术来源,也被阻绝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第四是藉由反送中抗议行动打香港牌,扣押中共涉港事务官员在美国的财产。例如九月底才通过的“2019年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第九条“订定金融制裁措施,法案要求美国总统应依据相关授权,得冻结为第七条所列事件负责者的在美财产。”美国也可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将使香港失去关税优惠,这将冲击中国的出口。
最后一招是,川普也能像对付伊朗那样,引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例如川普可透过声明宣布,中共窃取美企的智慧财产构成国家紧急状态,下令美企避开特定交易,例如采购中国科技产品。
*贸易谈判达协议 中美都未排除变数
10月11日,川普在表示协议达成分两个阶段后,还语带保留地补充说,虽然不预期协议会在未来数个星期内破局,但不能排除存在这个可能性。
中美此轮贸易谈判后,中共官媒新华社的报导,并未当作重大新闻推出;报导中的川普与习近平在中美关系方面,尤其在贸易方面有哪些“共识”语焉不详;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语焉不详,不仅没有提到中方同意购买400到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事宜,也没有提及美国同意暂停关税之事;对于美国提出的监督执行机制,北京则地用“争端解决”代之,淡化了美国可以单方面制裁中共的内涵。
而在10月12日新华网转发的有些背景的“陶然笔记”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贸易谈判“有进展,但也不必过于乐观”。因为一方面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尚未取消,中方反制措施也依然在实施,中美经贸摩擦的对峙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另一方面,美方一些人并没有放弃极限施压的手段,比如限制中资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进行更大程度的审查,将28家中共地方政府(即新疆公安厅和其下属的19家公安局)和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予以制裁。
对此,文章称中美双方要“求同存异”,但并不容易,因此“打打谈谈,边打边谈”可能成为常态,不排除中美出现大范围的摩擦和矛盾乃至冲突的可能性。文章最后建议,中美双方要找到一条“能够管控分歧,又能够兼顾彼此利益最大公约数的相处模式”,直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
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刘鹤带回的贸易协议清单,仍存在变数的可能,那就是在未来几周协商具体文本时,中共仍可能讨价还价,甚至在最后一刻再度反悔。
新华社的报道并没有提到双方达成协议,或分段协议。该报道只是说:“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美方的分析和观察人士注意到双方对这次谈判结果的表述存在的差异。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商务和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发推文提出疑问。他写道:“新华报道说双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没有说达成协议。如果双方不认为有协议,那就是没有协议。”
(编辑:燕铭时评)
第13轮贸易谈判结束后,中美双方都未排除贸易协议变数的可能性,外界分析,贸易战休兵为一时需要,中美随时可再开战;若中共再度毁诺,川普政府至少还有五招可以对付中共。
《自由时报》分析,美中达成涵盖农产品、汇率和部分智财权保护方面的第一阶段协议,但欠缺细节内容,恐需耗费五周才能敲定,期间中共可能再度撕毁协议;但若中共再度毁诺,川普政府至少还有五招可以对付中共。
首先是对中国产品加征更高关税。按照目前计划,美国可从12月15日起,对中国进口的1600亿美元产品加征15%关税,产品涵盖手机、笔电、显示器和游戏机等。一旦启动加税,将挤压企业获利,在中国生产不再划算,将被迫从中国撤离,这将造成中国失业率升高及成长下滑,且美国还能把对中国所有进口产品关税继续往上调。
外媒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钦表示,如果没有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原定计划12月提高的新一轮关税会如期实施,他又透露下周将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贸易协定通电话。
其次是让在美上市中企股票除牌下市,或限制美国退休基金投资中企股票。今年六月美国跨党派国会议员已提出法案,强迫在美挂牌的中企必须受美国法规监管,包括提供资产以便审计,否则将面临除牌下市;川普经济团队也曾开会,讨论是否停止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FRTIB)投资具争议的中企,这些措施都将使中企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融资。
第三是将更多的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一旦被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在未经美国政府许可下,中企不得向美企采购零组件和技术,形同斩断其技术来源,也被阻绝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第四是藉由反送中抗议行动打香港牌,扣押中共涉港事务官员在美国的财产。例如九月底才通过的“2019年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第九条“订定金融制裁措施,法案要求美国总统应依据相关授权,得冻结为第七条所列事件负责者的在美财产。”美国也可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将使香港失去关税优惠,这将冲击中国的出口。
最后一招是,川普也能像对付伊朗那样,引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例如川普可透过声明宣布,中共窃取美企的智慧财产构成国家紧急状态,下令美企避开特定交易,例如采购中国科技产品。
*贸易谈判达协议 中美都未排除变数
10月11日,川普在表示协议达成分两个阶段后,还语带保留地补充说,虽然不预期协议会在未来数个星期内破局,但不能排除存在这个可能性。
中美此轮贸易谈判后,中共官媒新华社的报导,并未当作重大新闻推出;报导中的川普与习近平在中美关系方面,尤其在贸易方面有哪些“共识”语焉不详;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语焉不详,不仅没有提到中方同意购买400到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事宜,也没有提及美国同意暂停关税之事;对于美国提出的监督执行机制,北京则地用“争端解决”代之,淡化了美国可以单方面制裁中共的内涵。
而在10月12日新华网转发的有些背景的“陶然笔记”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贸易谈判“有进展,但也不必过于乐观”。因为一方面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尚未取消,中方反制措施也依然在实施,中美经贸摩擦的对峙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另一方面,美方一些人并没有放弃极限施压的手段,比如限制中资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进行更大程度的审查,将28家中共地方政府(即新疆公安厅和其下属的19家公安局)和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予以制裁。
对此,文章称中美双方要“求同存异”,但并不容易,因此“打打谈谈,边打边谈”可能成为常态,不排除中美出现大范围的摩擦和矛盾乃至冲突的可能性。文章最后建议,中美双方要找到一条“能够管控分歧,又能够兼顾彼此利益最大公约数的相处模式”,直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
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刘鹤带回的贸易协议清单,仍存在变数的可能,那就是在未来几周协商具体文本时,中共仍可能讨价还价,甚至在最后一刻再度反悔。
新华社的报道并没有提到双方达成协议,或分段协议。该报道只是说:“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美方的分析和观察人士注意到双方对这次谈判结果的表述存在的差异。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商务和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发推文提出疑问。他写道:“新华报道说双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没有说达成协议。如果双方不认为有协议,那就是没有协议。”
(编辑:燕铭时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