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北戴河会后首次离京随行人员名单引猜测 习近平遭遇反习势力「借美杀人」 中共高层内斗已到「官至老死不相往来」 ?
习近平北戴河会后首次离京随行人员名单引猜测 习近平遭遇反习势力「借美杀人」 中共高层内斗已到「官至老死不相往来」 ?
北戴河会议从8月1日开起两个多星期,终于在最近结束了。8月19日,习近平离京考察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官媒说:「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文明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
时政评论员林保华8月26日刊文分析,找一个与北戴河议题完全无关的文化古蹟来考察,显然是要摆脱中美贸易战与香港反送中议题的阴影。然而这种故意的做法岂非欲盖弥彰?说明习在北戴河会议上没有足以自豪的赫赫战果,可以使他在这两个议题上来高谈阔论。
习近平在8月20日则来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文章分析,没有经过浴血奋战夺取政权的中共领导人在刚刚继位或遇到困难时去朝拜革命圣地表示不忘初心或者自命正朔,已经是惯例。然而朝拜这个西路军被歼灭的地点,显然不是要继承失败传统,而是别有用心。
西路军事件是中共党史中的冤案。在毛泽杔逝世后真相才由当年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亲自口述才得以披露部分。然而因为涉及毛泽东的人品而不能张扬。习近平被迫搬出西路军,也是党内斗争逼出来的。
西路军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末期与到达陝北后。张国焘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毛泽东中央红军疲弱不堪,毛担心被张併吞,在长征路上已经几乎兵戎相见。到了陝北后,也不顾需要休整,毛便藉中央军委负责人身份操控中央军委,以「打通国际路线」为名,在1936年10月派张国焘的精锐部队组织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谋与新疆亲共的盛世才结合,直通苏俄。然而河西走廊穷困而难筹措粮草,更是西北回民马家军彪悍骑兵的天下,毛泽东又故意发出前后反复使红军进退维谷的军令,完成了「借马杀人」的大计,3万红军精锐被歼;随后再除掉心腹大患张国焘。
习近平此举是要向外界表示,他目前也处于类似张国焘的地位,被党内其他派系「借美杀人」?
还有奇怪的安排就是陪同习近平考察的中央官员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副总理刘鹤、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立峰,都是习近平的亲信与浙闽旧部。
文章质疑,不要说莫高窟、西路军与主持中美贸易战的刘鹤等随员无关,即使河西走廊扶贫也是其他副总理的事情。为何不是其他相关的副总理陪同?是习近平不要他们,还是他们不要习近平?从这个人事安排就可见中共高层的内斗是不是已经到了「官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编辑:霍诚/燕铭时评)
北戴河会议从8月1日开起两个多星期,终于在最近结束了。8月19日,习近平离京考察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官媒说:「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文明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
时政评论员林保华8月26日刊文分析,找一个与北戴河议题完全无关的文化古蹟来考察,显然是要摆脱中美贸易战与香港反送中议题的阴影。然而这种故意的做法岂非欲盖弥彰?说明习在北戴河会议上没有足以自豪的赫赫战果,可以使他在这两个议题上来高谈阔论。
习近平在8月20日则来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文章分析,没有经过浴血奋战夺取政权的中共领导人在刚刚继位或遇到困难时去朝拜革命圣地表示不忘初心或者自命正朔,已经是惯例。然而朝拜这个西路军被歼灭的地点,显然不是要继承失败传统,而是别有用心。
西路军事件是中共党史中的冤案。在毛泽杔逝世后真相才由当年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亲自口述才得以披露部分。然而因为涉及毛泽东的人品而不能张扬。习近平被迫搬出西路军,也是党内斗争逼出来的。
西路军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末期与到达陝北后。张国焘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毛泽东中央红军疲弱不堪,毛担心被张併吞,在长征路上已经几乎兵戎相见。到了陝北后,也不顾需要休整,毛便藉中央军委负责人身份操控中央军委,以「打通国际路线」为名,在1936年10月派张国焘的精锐部队组织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谋与新疆亲共的盛世才结合,直通苏俄。然而河西走廊穷困而难筹措粮草,更是西北回民马家军彪悍骑兵的天下,毛泽东又故意发出前后反复使红军进退维谷的军令,完成了「借马杀人」的大计,3万红军精锐被歼;随后再除掉心腹大患张国焘。
习近平此举是要向外界表示,他目前也处于类似张国焘的地位,被党内其他派系「借美杀人」?
还有奇怪的安排就是陪同习近平考察的中央官员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副总理刘鹤、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立峰,都是习近平的亲信与浙闽旧部。
文章质疑,不要说莫高窟、西路军与主持中美贸易战的刘鹤等随员无关,即使河西走廊扶贫也是其他副总理的事情。为何不是其他相关的副总理陪同?是习近平不要他们,还是他们不要习近平?从这个人事安排就可见中共高层的内斗是不是已经到了「官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编辑:霍诚/燕铭时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