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多家银行面临破产!锦州银行继包商银行后爆资金危机 中共封锁消息陆媒报导遭迅速删除 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
锦州银行继包商银行后爆资金危机 大陆多家银行面临破产 中共封锁消息陆媒报导遭迅速删除 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
明天系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央行接管后两个月,锦州银行再爆资金危机。陆媒之前披露更多地方商业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面临破产;相关报导随即被删除。大陆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外界关注,贸易战加剧大陆金融危机。
*锦州银行爆资金危机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指,锦州银行因资金流动出现风险,辽宁省监管部门7月24日召集辖下金融机构开会,讨论如何协助锦州银行渡过难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也指派分支机构代表与会。
报道指,很多银行可能已将锦州银行列入交易黑名单,或会拖垮该行经营,而监管机构均期望其他同业能继续与锦州银行展开交易,以协助其脱离困局。亦有消息人士称,内地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或会参与该项计划,但救亡计划至今未有定论。
锦州银行7月25日下午发表声明,指目前业务经营「总体正常」。近期董事会及部分大股东正在与多家「有意愿的、有实力的机构」接触,洽谈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在地方政府及监管单位支持指导下,目前谈判进展顺利。这一声明,形同间接证实资金危机。
据报,锦州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过去5年呈逐年上升态势。此外,2018年6月底,其逾期3个月内的贷放呆帐,较2017年底大增2.6倍,达人民币31.66亿元。
锦州银行自4月1日起,已因延迟发布2018年度业绩而停牌至今。6月安永辞任该行核数师,原因是进行该行去年综合财务报表审计期间,注意到有迹象显示,银行向其机构客户发放的某些贷款实际用途与其信贷文件中所述的用途不一致。
*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央行接管
在锦州银行之前,总部位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包商银行,5月下旬也爆发资金流动性危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5月24日联合公告,由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因此加以接管,并由中国建设银行实际託管,为期一年。
这是20年来首例中国商业银行被接管事件。该行对于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由央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对于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协商。
自从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中国央行接管后,舆论的关注热度未减,官方多次发布信息试图稳定外界心理预期。有报导刻意渲染包商银行的明天系背景,但难掩银行业整体出现危机的事实。5月27日,多地银保监局发通知禁止其它银行借机抢夺包商银行客户。
由于短短2个月再度出现地方型银行资金危机,使中国地方面临的金融及债务风险问题,又一次受到外界关切。
*大陆多家银行面临破产
5月29日,陆媒财联社引述一名监管部门人士透露,当前部分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风险,处于技术性破产的边缘,这些机构要逐步清理退出市场。
财联社的主办方是官媒机构上海报业集团,财联社的投资方还有《人民日报》主管的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团。
财联社这篇报导随后被删除,但谷歌还能搜索到报导内容。贸易战以来,中共官方严令禁止报导财经方面的“负面消息”。
自由亚洲电台5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消息发布后,上海报业集团因此遭受压力,被要求就有关报导公开道歉,暂不清楚财联社相关人员是否会遭整肃。另外数十家媒体转载的消息也遭全面删除。
另外,中国大陆财经媒体群传出一份企业内部邮件透露,中共央行已有一份不公开的被托管银行名单,因此邮件指示要谨慎承兑汇票,要求客户在签发汇票之前,先对该公司的销售和财务进行确认。
自由亚洲通过两名中国银行业人士证实,名单中确有一些银行已被托管,还有一些银行面临危机。其中一名银行高管表示,她所在银行没有听说将被托管,但业绩连续两年不佳,自己正准备离职。
银行业人士李女士指,名单中至少已有两家确定出事,她听到消息,有一些银行面临危机。李女士同时也转述一家银行管理层的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严查消息的来源。但至今为止,央行对此没有公开置评。
商界人士陈宇翔认为,持续的美中贸易战加剧了小银行危机,第一个回合,基本上所有的小银行就顶不住了,当局不得不注资。官方所谓的“监管”,其实就是破产,只是在尽量回避“破产”这两个字。
商界人士文丽指出,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多属于原来的信用社系统,运营一直有问题。但过去经济上行带来的资金流量,能够腾挪掩盖这些问题。但随着经济下行,所有的问题都会爆发。她认为,政府还会以20年前处理国有银行坏帐的方法,来处理这次风险,把坏帐都转嫁到全民头上。
经济学者程先生认为,中共官方善后的方式,依然只有注资一个办法。包括应对贸易战,官方还是会靠财政补贴出口换取外汇,财政上就靠印钞票来补充。就像以前饿死几千万人一样,官方不在乎通货膨胀给民众带来的伤害。
*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
5月29日当天,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国央行已于5月24日成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担任公司法人、经理、执行董事,金稳局存款保险制度处处长欧阳昌民担任公司监事。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其经营范围包括进行股权、债权、基金等投资;管理存款保险基金有关资产;直接或者委托收购、经营、管理和处置资产;办理存款保险有关业务;资产评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它业务。(“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外界解读,这是官方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而紧急搭建的善后平台。《路透社》5月29日报道,中国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表示,虽然现在存款保险基金在央行,但下一步有必要明确实际运作的主体,去有效地处置出了风险的机构。
(撰文:霍诚/燕铭时评)
明天系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央行接管后两个月,锦州银行再爆资金危机。陆媒之前披露更多地方商业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面临破产;相关报导随即被删除。大陆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外界关注,贸易战加剧大陆金融危机。
*锦州银行爆资金危机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指,锦州银行因资金流动出现风险,辽宁省监管部门7月24日召集辖下金融机构开会,讨论如何协助锦州银行渡过难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也指派分支机构代表与会。
报道指,很多银行可能已将锦州银行列入交易黑名单,或会拖垮该行经营,而监管机构均期望其他同业能继续与锦州银行展开交易,以协助其脱离困局。亦有消息人士称,内地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或会参与该项计划,但救亡计划至今未有定论。
锦州银行7月25日下午发表声明,指目前业务经营「总体正常」。近期董事会及部分大股东正在与多家「有意愿的、有实力的机构」接触,洽谈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在地方政府及监管单位支持指导下,目前谈判进展顺利。这一声明,形同间接证实资金危机。
据报,锦州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过去5年呈逐年上升态势。此外,2018年6月底,其逾期3个月内的贷放呆帐,较2017年底大增2.6倍,达人民币31.66亿元。
锦州银行自4月1日起,已因延迟发布2018年度业绩而停牌至今。6月安永辞任该行核数师,原因是进行该行去年综合财务报表审计期间,注意到有迹象显示,银行向其机构客户发放的某些贷款实际用途与其信贷文件中所述的用途不一致。
*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央行接管
在锦州银行之前,总部位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包商银行,5月下旬也爆发资金流动性危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5月24日联合公告,由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因此加以接管,并由中国建设银行实际託管,为期一年。
这是20年来首例中国商业银行被接管事件。该行对于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由央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对于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协商。
自从包商银行爆发信用风险被中国央行接管后,舆论的关注热度未减,官方多次发布信息试图稳定外界心理预期。有报导刻意渲染包商银行的明天系背景,但难掩银行业整体出现危机的事实。5月27日,多地银保监局发通知禁止其它银行借机抢夺包商银行客户。
由于短短2个月再度出现地方型银行资金危机,使中国地方面临的金融及债务风险问题,又一次受到外界关切。
*大陆多家银行面临破产
5月29日,陆媒财联社引述一名监管部门人士透露,当前部分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风险,处于技术性破产的边缘,这些机构要逐步清理退出市场。
财联社的主办方是官媒机构上海报业集团,财联社的投资方还有《人民日报》主管的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团。
财联社这篇报导随后被删除,但谷歌还能搜索到报导内容。贸易战以来,中共官方严令禁止报导财经方面的“负面消息”。
自由亚洲电台5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消息发布后,上海报业集团因此遭受压力,被要求就有关报导公开道歉,暂不清楚财联社相关人员是否会遭整肃。另外数十家媒体转载的消息也遭全面删除。
另外,中国大陆财经媒体群传出一份企业内部邮件透露,中共央行已有一份不公开的被托管银行名单,因此邮件指示要谨慎承兑汇票,要求客户在签发汇票之前,先对该公司的销售和财务进行确认。
自由亚洲通过两名中国银行业人士证实,名单中确有一些银行已被托管,还有一些银行面临危机。其中一名银行高管表示,她所在银行没有听说将被托管,但业绩连续两年不佳,自己正准备离职。
银行业人士李女士指,名单中至少已有两家确定出事,她听到消息,有一些银行面临危机。李女士同时也转述一家银行管理层的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严查消息的来源。但至今为止,央行对此没有公开置评。
商界人士陈宇翔认为,持续的美中贸易战加剧了小银行危机,第一个回合,基本上所有的小银行就顶不住了,当局不得不注资。官方所谓的“监管”,其实就是破产,只是在尽量回避“破产”这两个字。
商界人士文丽指出,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多属于原来的信用社系统,运营一直有问题。但过去经济上行带来的资金流量,能够腾挪掩盖这些问题。但随着经济下行,所有的问题都会爆发。她认为,政府还会以20年前处理国有银行坏帐的方法,来处理这次风险,把坏帐都转嫁到全民头上。
经济学者程先生认为,中共官方善后的方式,依然只有注资一个办法。包括应对贸易战,官方还是会靠财政补贴出口换取外汇,财政上就靠印钞票来补充。就像以前饿死几千万人一样,官方不在乎通货膨胀给民众带来的伤害。
*央行紧急成立公司专门应对银行破产
5月29日当天,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国央行已于5月24日成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担任公司法人、经理、执行董事,金稳局存款保险制度处处长欧阳昌民担任公司监事。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其经营范围包括进行股权、债权、基金等投资;管理存款保险基金有关资产;直接或者委托收购、经营、管理和处置资产;办理存款保险有关业务;资产评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它业务。(“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外界解读,这是官方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而紧急搭建的善后平台。《路透社》5月29日报道,中国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表示,虽然现在存款保险基金在央行,但下一步有必要明确实际运作的主体,去有效地处置出了风险的机构。
(撰文:霍诚/燕铭时评)
评论
发表评论